本文作者:author

“江苏胖东来”陨落?IPO背后竟是惊天黑幕!

“江苏胖东来”陨落?IPO背后竟是惊天黑幕!摘要: “江苏胖东来”的困境:宏信超市的扩张迷局1月24日,宏信超市再次冲击港股IPO。这家号称“江苏胖东来”的企业,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摆脱目前面临的重重困境。然而,仔细分析其招...

“江苏胖东来”的困境:宏信超市的扩张迷局

1月24日,宏信超市再次冲击港股IPO。这家号称“江苏胖东来”的企业,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摆脱目前面临的重重困境。然而,仔细分析其招股书,却让人对它的未来捏一把汗。

零售寒冬下的逆势收缩

招股书显示,2017年以来,全国连锁超市零售销售额整体下滑。这背后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有直播带货和电商的冲击。说白了,就是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少了,选择也多了。

面对这种趋势,宏信超市没有选择拥抱变化,反而开始“断臂求生”。2022年6月底,宏信超市的直营店数量还高达400家,而到了2025年1月,门店数量锐减至159家,降幅超过六成。这可不是什么良性调整,而是实实在在的倒退。

更让人担忧的是,零售业务收入也连续下滑。从2021年的8.89亿元,一路跌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4.18亿元。这种下滑速度,简直可以用“自由落体”来形容。超市和便利店的销售额都在下降,只有商城的销售额勉强维持,但这并不能改变整体颓势。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谁来守护消费者的餐桌?

门店数量减少,或许可以用“战略调整”来解释,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就无法让人容忍了。连锁超市的扩张,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货源之上。如果连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再多的门店也只是空中楼阁。

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官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宏信超市江都小纪分店销售的“步步糕”和“生姜”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的问题。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疫情期间,宏信超市竟然采购了由个人冒用其他制造商名称生产的粉丝,而且食品标签还包含虚假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其他企业的权益,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漠视。37万元的罚款,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消费者的信任来说,却是无法弥补的伤害。

“江苏胖东来”?别侮辱胖东来!

很多人将宏信超市称为“江苏胖东来”,但我认为这简直是对胖东来的侮辱。胖东来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靠的是真诚的服务、优质的商品和对员工的关怀。而宏信超市呢?除了不断收缩的门店和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实在看不出它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或许,宏信超市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想靠着“胖东来”的名号来吸引眼球,恐怕最终只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毕竟,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会用脚投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