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入市四大支撑因素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期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这引发了市场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前景的广泛关注。
长期来看,中长期资金入市总量将持续提升,主要基于以下四大因素:
第一,金融资产总量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险资、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资产规模的增长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即使配置比例不变,投资总量仍将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增加权益投资是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增加权益投资,既能服务实体经济,又能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满足投资者对高收益率资产的需求。目前,险资、公募基金等机构在权益资产配置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突破消除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后顾之忧,例如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此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者结构优化等,都增强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信心。
第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并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标的。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增强资本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总之,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将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并增强经济韧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