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波罗IPO之路:业绩下滑、应收账款及同业竞争的重重挑战

2023年3月2日,马可波罗向深市主板递交IPO申请,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公司在去年5月首次上会即遭“暂缓审议”,此次申请可谓是时隔八个月后的二次冲击。
业绩持续低迷:内外压力交织
招股书数据显示,马可波罗的业绩令人担忧。2024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5%至52.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滑6.66%至8.98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将进一步下降16.75%-18.99%,净利润也将出现0.22%-5.39%的降幅。
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无疑是主要因素,作为上游供应商,马可波罗受到直接冲击。同时,建筑陶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也存在不足。新兴品牌通过线上营销等方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马可波罗的反应相对迟缓,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高额应收账款:财务风险隐患
马可波罗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家居企业,这导致其应收账款风险较高。202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6.4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0%。更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市场动荡导致部分客户出现财务危机,迫使马可波罗计提了高达10.49亿元的坏账准备,其中恒大地产一家就超过5亿元。
巨额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健康。资金被大量占用,限制了公司在研发、设备更新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削弱了核心竞争力。如果坏账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金链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严重威胁其上市前景。
同业竞争疑云:关联企业业绩拖累
马可波罗董事长黄建平同时担任四通股份的实控人,而四通股份也从事瓷砖相关业务。虽然马可波罗在招股书中否认存在同业竞争,但证监会对此表示高度关注,要求其详细披露关联企业审计情况,避免简单判断。
更重要的是,四通股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堪忧。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6%至1.86亿元,净利润亏损3736万元;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亏损分别同比下降11.09%和扩大36.71%。四通股份的糟糕业绩不仅引发了市场对黄建平经营能力的质疑,也加剧了投资者对马可波罗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
审核关注点及上市前景展望
深交所主板定位于支持成熟、稳定、大型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然而,马可波罗目前的业绩下滑、财务风险和同业竞争等问题,使其与主板定位存在较大差距。
深交所的审核过程中,已要求马可波罗对坏账计提的依据、比例及理由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其充分性和准确性。这体现了监管层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视和严格的审核标准。马可波罗能否成功过会,最终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展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其能否顺利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