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人民币汇率:解读巴克莱、DWS等机构观点

2024年12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01,上调10个基点。这一微调发生在全球金融市场密切关注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之际。巴克莱和DWS等机构近期发布的预测报告,为我们解读未来走势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巴克莱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3月和6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共计50个基点。其预测理由是,预计2025年下半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水平将再次上升,因此美联储将在2026年年中左右再次开启降息周期,届时将两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最终目标利率区间将降至3.25%至3.50%。
然而,DW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Christian Scherrmann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基于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可能跳过2025年1月的议息会议,直到3月才再次降息。DWS预测2025年美联储仅降息两次,这与之前市场预期的四次降息大相径庭,也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所表达的谨慎态度相符。鲍威尔指出,本次降息决定内部存在分歧,通胀呈现“横行”走势,政治不确定性也削弱了部分决策者对通胀持续缓和的信心。
这些机构预测的分歧,凸显了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因素众多,包括通胀走势、经济增长速度、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潜在的政策意外等。因此,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利率息息相关。美联储的降息预期,通常会对美元造成一定的贬值压力,从而可能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然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还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美元利率函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仅基于公开信息和机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并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